最新内容
母以子贵
mǔyǐzǐguì母亲因儿子的显贵而显贵。《公羊传·隐公元年》桓何以贵?母贵也。母贵则子何以贵?子以母贵,母以子贵。”任凭他是青楼婢妾,到得收他做了侧室,后来生出儿子,做了官,就可算的~。★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五十三回
日期 2025-04-29 阅 13目不忍视
mùbùrěnshì眼睛不忍看视。形容景象极其悲惨。无无
日期 2025-04-29 阅 14轻敲缓击
qīngqiāohuǎnjī比喻婉转地表达意思和说明问题。无无
日期 2025-04-29 阅 13惹草拈花
rěcǎoniānhuā惹招引,挑逗。比喻男女调情。多指调戏妇女。明·刘兑《金童玉女娇红记》镜台儿边惹草拈花。”无
日期 2025-04-29 阅 15较瘦量肥
jiàoshòuliàngféi比较肥瘦。比喻评论姿容。无无
日期 2025-04-29 阅 14雕肝掐肾
diāogānqiāshèn比喻写作的刻意锤炼。同雕肝琢肾”。清·冯桂芳《寄丁中丞粤中》诗雕肝掐肾亦小技,非公所喜非我为。”无
日期 2025-04-29 阅 13东墙处子
dōngqiángchǔzǐ指邻居的处女。《孟子·告子下》踰东家墙而搂其处子,则得妻;不搂则不得妻;则将搂之乎?”第四笑,乡闾辈,更谁将古道說,盼东墙处子搂来嫁。★明·孙仁孺《东郭记·绵驹》
日期 2025-04-29 阅 15富国强民
fùguóqiángmín指使国家富足,民力强盛。先秦·商鞅《商君书·壹言》故治国者,其抟力也,以富国强兵也。”父亲到处寻找着~的救国良策,但他终于没有找到。★张书绅《正气歌》
日期 2025-04-29 阅 14长计远虑
chángjìyuǎnlǜ指长远打算。宋·苏轼《司马温公神道碑》然古之人君,所以为子孙长计远虑者,类皆如此。”无
日期 2025-04-29 阅 14地广人稀
dìguǎngrénxī地方大,人烟少。《汉书·地理志下》习俗颇殊,地广民稀。”奈缘~,首尾不能救应。★明·施耐庵《水浒全传》第八十三回
日期 2025-04-29 阅 13德容兼备
德容兼备,发音déróngjiānbèi释义德容:指女子的品德和容貌。兼备:都具备。品德和容貌都非常好。出处无示例无..
日期 2025-04-29 阅 12牛毛细雨
牛毛细雨,拼音niúmáoxìyǔ注音ㄋ一ㄡˊㄇㄠˊㄒ一ˋㄩˇ解释指极细的小雨。出处清梁绍壬《两般秋雨庵随笔》第五卷:“牛毛细雨送斜阳。”例子可是连天牛毛细雨,迷迷蒙蒙,不见一丝阳光。陶承《我的一家》四用法偏正式;作主语、宾语;用于描写小雨。感情牛毛细雨是中性词。繁体牛毛細雨近义斜风细
日期 2025-04-29 阅 12井底之蛙是什么意思
井底之蛙,拼音jǐngdǐzhīwā注音ㄐ一ㄥˇㄉ一ˇㄓㄨㄚ解释井底下的青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。比喻见识短浅的人。出处先秦庄周《庄子秋水》:“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,拘于虚也。”例子井底之蛙,所见不大;萤火之光,其亮不远。(明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二十五回)正音“蛙”,不能读作“
日期 2025-04-29 阅 13择木而栖
择木而栖,拼音zémùérqī注音ㄗㄜˊㄇㄨˋㄦˊㄑ一解释鸟儿选择合适的树木做巢。比喻选择贤君明主,为其效命。出处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14回:“岂不闻良禽择木而栖,贤臣择主而事。”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比喻句。感情择木而栖是中性词。近义择木而处
日期 2025-04-29 阅 15热锅上蝼蚁
règuōshànglóuyǐ形容心里烦躁、焦急,坐立不安的样子。同热锅上蚂蚁”。《隋唐演义》第十九回这壁厢太子与杨素,是热锅上蝼蚁,盼不到一个消息。”无
日期 2025-04-29 阅 16饥附饱飏
jīfùbǎoyáng附依附,归附;扬飞扬。不得志时即来依附,得志时便远走高飞。《后汉书·吕布传》譬如养鹰,饥即为用,饱则飏去。”无
日期 2025-04-29 阅 16刻骨镂心
kègǔlòuxīn铭刻在心灵深处。形容记忆深刻,永远不忘。唐·李白《上安州李长史书》深荷王公之德,铭刻心骨。”虽~,难报万一。★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八十七回
日期 2025-04-29 阅 16离乡别井
líxiāngbiéjǐng离开家乡到外地。同离乡背井”。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《太平天国·天情道理书》离乡别井,劳碌奔驰,不分蚤夜。”我怎能让驴哥~,远道从军呢?★许地山《女国士》
日期 2025-04-29 阅 14高门大户
gāoméndàhù高门旧时指富贵之家;大户声势显赫的家族。有钱有势的人家。《史记·孟子荀卿列传》为开第康庄之衢,高门大屋,尊宠之。”因他是个市户出身,一时没有高门大族来求他的。★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·满少卿饥附饱扬》
日期 2025-04-29 阅 16观隅反三
guānyúfǎnsān犹言举一反三。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。北魏·郦道元《〈水经注〉序》进无方一知二之机,退无观隅反三之慧。”无
日期 2025-04-29 阅 16